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历险卡莱岛


  
  船员们得令,在风浪中用早已备好的勾连铁索、锚链将船队按福、马、座、广、粮、水、战的序列,勾连捆扎起来。十几条海船连成一体——这是三国时曹操“赤壁之战”用的战术,当时反受其累,现在派上了大用场。
  
  但郑和也知道,印度洋飓风不一般,勾连成一体的船队得赶紧向卡莱岛驶去。如果天黑之前船队进不了卡莱岛内的深水良港避险,整个大明船队仍然生死难料。
  
  卡莱岛地理位置显要,它坐落在马六甲海峡通往波斯湾和红海的咽喉要道上。岛上群峰叠翠,物产丰富,更重要的是,它的泻湖中有天然深水良港,是海上渔民遇到飓风时最好的避难之地。
  
  任何船只想要进入卡莱港,必须经过狭长的卡莱海峡。海峡仅两三艘宝船宽,两边是悬崖峭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有人扼守海峡两侧的崖顶,只用滚石、圆木,就能使试图穿过海峡的船只变成散落的船板、船上的人变成肉泥!
  
  船队搏风击浪,来到卡莱海峡入口处,却被海峡入口处的情景打击得浑身透凉:卡莱岛的酋长派遣了一条大船横在峡口,挡住航道不准进入。传话者说:“我们已得到消息,长期祸害我们的海盗头子陈老大,就在你们的宝船上。如果让船队进港,肯定会招来海盗同伙营救匪首。”按以往惨痛的教训,海盗进港,必然烧杀抢掠,岛上百姓生灵涂炭。酋长除了派大船堵住峡口,还在卡莱海峡两边的崖顶上部署了大量滚石和火攻武器。没有酋长指令,郑和船队绝难进港半步。
  
  港外飓风肆虐,巨浪滔天;峡口却被堵死,郑和船队进退两难。两百多艘海船和两万七千余名船员命悬一线。
  
  郑和与将领们一筹莫展,突然,一艘小艇窜出海峡缝隙,悄悄靠近了郑和宝船。
  
  将领们觉得此船形迹可疑,准备迎战,却听那船上传来叫喊,是郑和熟悉的云南乡音:“不要开炮,我是福宝啊!”
  
  一听“福宝”二字,郑和猛然想起,船队第一次下西洋,在卡莱港停靠、补给淡水时,就与这位云南昆阳老乡、当地华侨首领见过面。福宝离开祖国多年,已在卡莱岛娶妻生子,对来访的老乡照顾有加,曾热情款待过郑和他们。
  
  郑和立刻用船上的吊篮把福宝接上宝船。福宝来不及客套,讲了刚刚发生在岛上的突发情况……
  
  3。秘密武器
  
  福宝急切地告诉郑和:“岛上的酋长名叫卡瓦拉,年过五十,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是有个孩子。去年,酋长最宠爱的妃子丽达怀孕,昨天临盆,可她遇上了难产。现在,岛上的接生婆想尽一切办法,孩子也出不来,整整一天一夜,丽达被折腾得死去活来,快不行了!”
  
  卡瓦拉酋长对爱妃丽达和这个孩子看得很重,在岛上贴出告示:如果有人既能保住丽达的命,又能让孩子平安诞生,卡瓦拉愿意和他平分岛上的一切权力和家族财富。这人提出的任何要求,他都会答应。
  
  “任何要求,他都会答应?”也就是说,如果能想办法帮丽达顺利接生,求和便不是问题。这个消息,让郑和眼睛一亮,他想到了自己船队上的“秘密武器”——女人。
  
  按当时的习俗,女人不能上船,特别是船队在大洋上常年远航,如带上年轻貌美的女人,船队在海上一待几年,难免有人为女色争风吃醋,大打出手,那还不乱了套!但从以往出海的经验教训看,如果庞大船队中全是男人,阴阳严重失调不说,衣服破了无人缝补,鞋子坏了也无人会做新的。
  
  经慎重考虑,郑和启奏皇上,决定打破传统,专门带一船女人上路。他带的不是一般的女人,得符合几个条件:年龄五十岁以上,身体健康,要有一技之长,要么擅长洗洗涮涮、缝缝补补;要么会烧一手家乡好菜,让官兵在大洋上也能尝到“妈妈的味道”。只有如此,远洋船队方能够稳定军心。
  
  这些女人中,有一类人是“稳婆”,即专业接生婆。郑和船队前几次下西洋,所到太平洋、印度洋沿海岛屿和沿岸城市,那里的接生水平原始、落后,许多产妇都过不了生育的“鬼门关”。而大明皇帝交代给郑和的出海任务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代他广施皇恩,宣扬大明恩威,交好沿海各国,进行和平外交。因此,拥有当时世界上先进接生技术的稳婆得以优先上船。
  
  郑和眼中的“秘密武器”是谁?是一个名叫汪霞的女人。
  
  汪婆婆五十多岁,慈眉善目,是皇宫中的老宫女。她是太医的后代,精通医学,是专门为皇后和嫔妃娘娘们接生的资深稳婆。
  
  汪婆婆除了接生技术高超,还智慧超群。
  
  第一次下西洋,船队远航,船上官兵长时间吃不上新鲜蔬菜,有人得了“坏血症”,严重影响船队战斗力。汪婆婆自己也在航行中得了坏血症。一天,她看到船舱中用来压舱和食用的大量成袋的黄豆,灵机一动,对郑和说:“我在家乡做过豆芽菜,你让我试试,也许能让船员们吃上新鲜蔬菜!”
  
  郑和将信将疑,答应了汪婆婆的请求。在汪婆婆手中,普通的黄豆在特制的篾制容器中淋上雨水,盖上稻草,十天左右,竟然真的变成了鲜嫩可口的豆芽。船员们吃上了新鲜蔬菜,很多人身体渐渐好了起来。
  
  后来,郑和再出使西洋,用实践证明,只要有豆芽菜吃,长期在海上的人就不会得“坏血症”,对身体健康极为有利。汪婆婆这一“创举”,挽救了她自己和许多船员的命,帮了郑和远洋船队的大忙。她成了船队里的女功臣,是郑和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秘密武器”。
  
  4。收获人心
  
  郑和一刻不敢耽搁,他让福宝赶紧带汪婆婆进岛,揭下酋长贴的悬赏告示,并引荐汪婆婆到酋长家接生。临行,郑和一把抓住汪婆婆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今日,大明船队的生死,已系于您一身!”
上一篇:木马计 下一篇:无法安睡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