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bì]

[bì]

部首:部首笔画: 2画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邲:12; )

  • 五笔编码:NTBH
  • 仓颉编码:PHNL
  • 四角号码:37027
  • UniCode:U+90B2
  • 规范汉字编码:6645
  • 基本解释



    古地名,中国春秋时属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
    姓。

    笔画数:7;
    部首:阝;
    笔顺编号:4543452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6册,第22部,邑部,52
    [ 故训彙纂 ]:2323|2401.3
    [ 说文解字 ]:编号4035,第06卷下,邑部第52字
    [ 康熙字典 ]:页1269第29

  • 详细解释



    【名】
    古地名〖Bivillage〗,在今河南省荥阳以北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必阝(bier)  [ 汉字部件构造 ]:必阝
    [ 笔顺编号 ]:4543452
    [ 笔顺读写 ]:捺折捺撇捺折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bì]

    [《廣韻》毗必切,入質,並。]

    [《廣韻》房密切,入質,並。]

    [《廣韻》兵媚切,去至,幫。]

    (1)古地名。春秋郑邑。地在今河南荥阳东北。

    (2)通“斐”。有文采貌。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邲;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269第29(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毘必切【集韻】【韻會】薄必切【正韻】薄密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兵媚切,去6至,bì,止開三去脂B幫
    [ 平水韵 ]:去声四寘·入声四质
    [ 粤 语 ]:bei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六】【邑部】 编号:4035
      邲,[毗必切 ],晉邑也。从邑必聲。《春秋傳》曰:“晋楚戰于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