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bì]

[bì]

部首:部首笔画: 7画总笔画: 16画

康熙字典笔画: ( 觱:16; )

  • 五笔编码:DGKE
  • 仓颉编码:IRNBG
  • 四角号码:53227
  • UniCode:U+89F1
  • 规范汉字编码:8011
  • 基本解释



    〔觱篥〕古代管乐器,形似喇叭,用竹做管,用芦苇做嘴,亦作“觱栗”。
    〔觱发〕风寒冷。

    笔画数:16;
    部首:角;
    笔顺编号:1312515343535112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41部,角部,39
    [ 故训彙纂 ]:2097|2175.7
    [ 说文解字 ]:编号2851,第04卷下,角部第39字
    [ 康熙字典 ]:页1144第08

  • 详细解释




    觱篥,觱栗
    bìlì,bìlì
    〖theTartarpipe〗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悲凄,羌人所吹,用以惊中国马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明·魏禧《大铁椎传》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咸角(xianjiao)  [ 汉字部件构造 ]:厂一口戈角
    [ 笔顺编号 ]:1312515343535112
    [ 笔顺读写 ]:横撇横竖折横折撇捺撇折撇折横横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bì]

    [《廣韻》卑吉切,入質,幫。]

    [《廣韻》王勿切,入物,云。]

    (1)见“觱篥”。

    (2)通“滭”。参见“觱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角字部】 觱;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144第08(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畢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卑吉切,入5質,bi,臻開三入眞A幫
    [ 平水韵 ]:入声四质
    [ 粤 语 ]:bit1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觱)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