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gù]

[gù]

部首:部首笔画: 8画总笔画: 16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9画

  • 五笔编码:QGLD
  • 仓颉编码:NMWJR
  • 四角号码:26100
  • UniCode:U+9CB4
  • 规范汉字编码:6143
  • 基本解释


    (鯝)

    鱼类的一属,体长而侧扁,长约三十厘米,银白带黄色。生长快,为重要的食用经济鱼类。
    古书上指鱼肠。

    笔画数:16;
    部首:鱼;
    笔顺编号:352512112512251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详细解释




    【名】
    黄鲴〖silverxenocypris〗,一种鲤科鱼(Xenocyprisargentea),体长大而侧扁,大约30厘米,银白带黄色,口小,生活在河流、湖泊中,吃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鱼固(yugu)  [ 汉字部件构造 ]:鱼囗十口
    [ 笔顺编号 ]:3525121125122511
    [ 笔顺读写 ]:撇折竖折横竖横横竖折横竖竖折横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gù]

    [《廣韻》古暮切,去暮,見。]

    “鲴1”的繁体字。

    (1)鱼肚肠。

    (2)鱼名。也称黄鯝。体长约一尺,侧扁,银白带黄色。以藻类等为食。生活于江河湖泊。

    (3)鯝鱼。鱼纲鲤科。体形侧扁,口小无须,银白带黄色,属小型淡水鱼。

  •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查到汉字(鲴)
  • 音韵参考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鲴)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