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dù] [yì]

[dù] [yì]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4画 总笔画: 1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斁:17; )

  • 五笔编码:LFUT
  • 仓颉编码:WJOK
  • 四角号码:68440
  • UniCode:U+6581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解除。
    厌倦;懈怠;厌弃:“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盛大的样子:“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终止。



    败坏:“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笔画数:17;
    部首:攵;
    笔顺编号:2522112143112313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3册,第36部,攴部,38
    [ 故训彙纂 ]:973|1051.8
    [ 说文解字 ]:编号2022,第03卷下,攴部第38字
    [ 康熙字典 ]:页476第01
    [ 汉语字典 ]:卷2页1478第06
    [   辞 海   ]:卷6页0820第1

  • 详细解释



    【动】
    败坏〖ruin〗
    法斁而不知理。——明·刘基《卖柑者言》
    又如:斁圮(败坏,毁坏。斁败,斁坏);斁伦(败坏伦常)
    另见yì



    【动】
    厌弃;厌倦〖betiredof;detest〗
    遂作祭文,有“魂魄累王,作配神主,与王英灵,永远无斁”之语。——《西湖二集》
    又如:斁遗(厌弃)
    另见dù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四攵(siwen)
    [ 笔顺编号 ]:25221121431123134
    [ 笔顺读写 ]:竖折竖竖横横竖横捺撇横横竖撇横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yì]

    [《廣韻》羊益切,入昔,以。]

    [《廣韻》徒故切,去暮,定。]

    亦作“歝1”。“射3”的今字。

    (1)厌弃;厌倦。

    (2)盛貌。

    (3)终止,终了。

    [②][dù]

    [《廣韻》當故切,去暮,端。]

    败坏。

    [③][tú]

    [《集韻》同都切,平模,定。]

    “塗1”的古字。

    涂饰。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下】【攴字部】 斁;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476第01(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廣韻】羊益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夷益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铎部喻四母,jyak
    [ 广 韵 ]:徒故切,去11暮,dù,遇開一去模定
    [ 平水韵 ]:去声七遇·入声十一陌
    [ 国 语 ]:yì,dù
    [ 粤 语 ]:dou3jik6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三】【攴部】 编号:2022
      斁,[羊益切 ],解也。从攴睪聲。《詩》云:“服之無斁。”斁,猒也。一曰終也。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