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táo] [yáo]

[táo] [yáo]

部首:部首笔画: 2画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8画 总笔画: 16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陶:16; )

  • 五笔编码:BQRM
  • 仓颉编码:NLPOU
  • 四角号码:77220
  • UniCode:U+9676
  • 规范汉字编码:2137
  • 基本解释


    táo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古同“淘”,洗。
    姓。

    笔画数:10;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35311252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是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32部,阜部,71
    [ 故训彙纂 ]:2428|2506.1
    [ 说文解字 ]:编号9638,第14卷下,阜部第71字
    [ 康熙字典 ]:页1354第10

  • 详细解释


    táo
    【名】
    (形声。从阜,匋(táo)声,阜,土山。从“阜”,与土有关。本义:陶丘)
    同本义。本为两重的山丘,后为地名专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称陶〖Taoqiumountain〗
    陶,再成丘也。——《说文》
    再成为陶丘。——《尔雅》。孙注:“形如累两盆。”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释名》
    在济阴,《夏书》曰,东至于陶丘北,陶丘有尧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说文》
    又如:陶丘(重叠的山丘)
    瓦器,陶器〖pottery;earthenware〗
    器用陶匏。——《礼记·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吕氏春秋·仲冬纪》
    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治。——《孟子·滕文公上》。朱注:“陶,为甑者;冶,为釜铁者。”
    又如:彩陶(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白陶(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陶甓(陶砖);陶桴(陶瓦与木棍)
    烧制陶器的匠人〖potter〗。如:陶匠(陶工与木匠;亦专指陶工);陶冶(陶工与铸工)



    táo
    【动】
    制作瓦器〖makeearthernware〗
    陶,作瓦器也。——《玉篇》
    陶子河滨。——《吕氏春秋·慎人》
    譬若陶人之埏埴。——《淮南子·精神》
    万室之国,一人陶。——《孟子·告子下》
    又如:陶渔(制陶与捕鱼);陶钧(制陶用的转轮);陶埴(烧制砖瓦);陶俑(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陶人(陶工,陶师,陶家。烧制陶器的匠人)
    陶冶,化育〖cultivate;mold;educate〗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延师择友,陶成佳士。——范景文《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
    又如:陶熔(培养教育);陶成(培养,教晦);陶写(抒发,陶冶);陶化(陶铸化育);陶育(造就化育)
    烤灼,炎炽〖burn〗
    跻日中于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后汉书》
    除去〖remove〗。如:陶洗(革除;涤除)
    毁谤〖slander〗。如:陶诞(毁谤夸诞)

    táo
    【形】
    快乐〖happy〗
    共陶暮春时。——《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何以称这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又如:陶春(使人快乐的春天);陶欣(快乐欣喜);陶煦(和乐的样子)

    陶瓷
    táocí
    〖potteryandporcelain〗∶陶、瓷器的总称
    〖ceramics〗∶陶器和瓷器的制品
    高温陶瓷
    景德镇陶瓷
    陶缸
    táogāng
    〖pithos〗古希腊用的大型陶器,口圆而大,用以贮存大量食物(如粮食)或液体(如酒、油),有时用于安葬死者
    陶管
    táoguǎn
    〖earthenwarepipe〗用黏土制成的排除废水的管子,内外涂釉烧制而成
    陶罐
    táoguàn
    〖terrine;gallipot;stean〗一种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
    陶钧
    táojūn
    〖potter'swheel〗∶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分快轮和慢轮
    〖educateandtraintalents〗∶比喻培育人材
    陶器
    táoqì
    〖pottery;earchenware〗用粘土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于950—1165°C下烧制而成的物品,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质,通常上釉,也有不上釉的
    陶器厂
    táoqìchǎng
    〖pottery〗制作陶器的车间或工厂
    陶然
    táorán
    〖happyandcarefree〗闲适欢乐的样子
    陶陶
    táotáo
    〖happy;contended〗欢乐
    陶陶乐趣
    陶土
    táotǔ
    〖potter'sclay;kaolin〗用于烧制陶制品和粗瓷器的高岭土
    陶冶
    táoyě
    〖makepotteryandsmeltmetal〗∶烧造陶器、冶炼金属
    〖mould;cultivate;exertafavurableinfluenceonsb.〗∶比喻对人的性格和思想进行培养
    陶渊明
    TáoYuānmíng
    〖TaoYuanming〗(365—427)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陶铸
    táozhù
    〖makepotteryandsmeltmetal〗烧制瓦器和熔铸金属
    是其尘埃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庄子·逍遥游》
    陶醉
    táozuì
    〖beintoxicatedwith;revelin〗忘我地沉浸于某种情境中
    他们为光明的前景而陶醉
    自我陶醉


    yáo
    【名】
    通“窑”。窑灶〖kiln〗
    《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
    另见táo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阝匋(ertao)  [ 汉字部件构造 ]:阝勹缶
    [ 笔顺编号 ]:5235311252
    [ 笔顺读写 ]:折竖撇折撇横横竖折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táo]

    [《廣韻》徒刀切,平豪,定。]

    亦作“匋1”。

    (1)两重的山丘。

    (2)用黏土烧制的器物。

    (3)烧制,烧制陶器。

    (4)烧制陶器的工人。

    (5)陶冶,化育。

    (6)塑造。

    (7)火盛貌。

    (8)畅茂,旺盛。

    (9)喜悦,快乐。

    (10)忧郁,闷闷不乐。

    (11)方言。指秘而不宣的事,内情。

    (12)广大貌。参见“陶陶”。

    (13)醉貌。参见“陶陶”。

    (14)变易。参见“陶易”。

    (15)消解,排遣。参见“陶洩”。

    (16)羽毛或毛绒所制之衣。

    (17)通“掏”。掏挖。

    (18)通“謟”。虚妄。参见“陶誕”。

    (19)姓。

    [②][yáo]

    [《廣韻》餘昭切,平宵,以。]

    (1)人名用字。皋陶,舜臣名。

    (2)相随行貌。参见“陶2陶遂遂”。

    (3)漫长貌。参见“陶2陶”。

    (4)通“窰”。

    [③][dào]

    [《集韻》大到切,去号,定。]

    驱驰貌。参见“陶3陶”。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阜字部】 陶;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354第10(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幽部定母,du
    [ 广 韵 ]:餘昭切,下平4宵,yáo,效開三平宵A以
    [ 平水韵 ]:下平二萧·下平四豪
    [ 粤 语 ]:jiu4tou4
    [ 闽南语 ]:to5,thoa7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四】【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