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dàng]

[dàng]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盪:17; )

  • 五笔编码:IJGL
  • 仓颉编码:EHBT
  • 四角号码:36102
  • UniCode:U+76EA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dàng
    同“荡”①盪③。

    笔画数:17;
    部首:皿;
    笔顺编号:44125111353325221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5册,第20部,皿部,25
    [ 故训彙纂 ]:1540|1618.10
    [ 说文解字 ]:编号3144,第05卷上,皿部第25字
    [ 康熙字典 ]:页797第15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盪)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湯皿(tangmin)
    [ 笔顺编号 ]:44125111353325221
    [ 笔顺读写 ]:捺捺横竖折横横横撇折撇撇竖折竖竖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dàng]

    [《廣韻》徒朗切,上蕩,定。]

    [《廣韻》吐郎切,平唐,透。]

    [《廣韻》他浪切,去宕,透。]

    (1)移动;摇动。

    (2)引申为摇桨,摇船。

    (3)推;撞;碰。

    (4)扫荡;冲杀。

    (5)涤器。

    (6)洗涤;清除。

    (7)冲刷。

    (8)放纵。

    (9)涂抹。犹搪。

    (10)抵挡。参见“盪寒”。

    (11)推算;运算。

    (12)空旷。参见“盪盪”。

    (13)用同“燙”。

    (14)用同“趟”。量词。

    (15)用同“簜”。竹子。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皿字部】 盪;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797第15(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徒朗切【集韻】【韻會】待朗切【正韻】徒黨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吐郎切,下平11唐,tāng,宕開一平唐透
    [ 平水韵 ]:上声二十二养·去声二十三漾
    [ 粤 语 ]:dong6tong3
    [ 闽南语 ]:tng7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五】【皿部】 编号:3144
      盪,[徒朗切 ],滌器也。从皿湯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