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cí]

[cí]

部首:部首笔画: 7画总笔画: 1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詞:12; )

  • 五笔编码:YNGK
  • 仓颉编码:YRSMR
  • 四角号码:07620
  • UniCode:U+8A5E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见“词”。

    笔画数:12;
    部首:言;
    笔顺编号:41112515125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8册,第13部,司部,2
    [ 故训彙纂 ]:2111|2189.2
    [ 说文解字 ]:编号5742,第09卷上,司部第2字
    [ 康熙字典 ]:页1156第09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詞)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言司(yansi)
    [ 笔顺编号 ]:411125151251
    [ 笔顺读写 ]:捺横横横竖折横折横竖折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cí]

    [《廣韻》似兹切,平之,邪。]

    “词1”的繁体字。亦作“1”。

    (1)言辞;文辞。

    (2)诉讼。

    (3)指讼词。

    (4)借口;理由。

    (5)语言组织中的基本单位,能独立运用,具有声音、意义和语法功能。

    (6)旧时亦专指语助词、虚词。

    (7)文体名。古代乐府诗体的一种。

    (8)文体名。按谱填写,可合乐歌唱,渊源于南朝,始于唐,盛于宋的一种诗体。亦称“詩餘”、“長短句”。

    (9)文体名。泛指戏剧、讲唱、歌曲等艺术中的语言、文字部分。

    (10)通“辭”。告别。

    (11)通“辭”。违戾。参见“詞向”、“詞乖”。

    (12)通“嗣”。承继。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上】【言字部】 詞;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1156第09(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似兹切,上平7之,sí,止開三平之邪
    [ 平水韵 ]:上平四支
    [ 粤 语 ]:ci4
    [ 闽南语 ]:su5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九】【司部】 编号:5742
      詞,[似兹切 ],意内而言外也。从司从言。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