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chán]

[chán]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蟾:19; )

  • 五笔编码:JQDY
  • 仓颉编码:LINCR
  • 四角号码:57161
  • UniCode:U+87FE
  • 规范汉字编码:6392
  • 基本解释


    chán
    〔蟾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蟾酥”(色白,可入药)。“蟾宫”(月亮)。“蟾桂”。“蟾轮”(圆月)。“蟾辉”、“蟾光”、“蟾魄”(均指月光)。“蟾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

    笔画数:19;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351334411125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033|2111.11
    [ 康熙字典 ]:页1099第07

  • 详细解释


    chán
    【名】
    (形声。从虫,詹(zhān)声。本义:蟾蜍(chú)简称“蟾”,即癞哈蟆)
    同本义〖toad〗
    小蟾徐行腹如鼓。——元·元好问《蟾池》
    又如:蟾壶(古代计时器。一种蟾蜍形的漏壶);蟾兔(蟾蜍与玉兔)
    传说中月有蟾蜍。所以称月为蟾〖moon〗。如:蟾桂(神话中的月里蟾蜍和丹桂);蟾宫(指月亮中的宫殿)

    蟾蜍
    chánchú
    〖toad〗∶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themoon〗∶指月球,因为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
    蟾宫折桂
    chángōng-zhéguì
    〖succeedintheimperialexamination〗攀折月宫桂花,比喻科举登第,榜上有名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虫詹(chongzhan)  [ 汉字部件构造 ]:虫厂八言
    [ 笔顺编号 ]:2512143513344111251
    [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横捺撇折横撇撇捺捺横横横竖折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chán]

    [《廣韻》職廉切,平鹽,章。]

    [《廣韻》視占切,平鹽,禪。]

    (1)蟾蜍。俗称癞蛤蟆。

    (2)传说月中有蟾蜍,因借指月亮、月光。

    (3)蟾蜍形状的器物。古代建筑上的一种承溜装置。

    (4)蟾蜍形状的器物。文房用的水盂。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蟾;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099第07(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職廉切【集韻】之廉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職廉切,下平24鹽,zhān,咸開三平鹽A章
    [ 平水韵 ]:下平十四盐
    [ 粤 语 ]:sim4
    [ 闽南语 ]:chiuN1,siam5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蟾)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