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suì]

[suì]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8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6画 总笔画: 1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繸:19; )

  • 五笔编码:XUEP
  • 仓颉编码:VFYTO
  • 四角号码:28933
  • UniCode:U+7E78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suì
    古时贯串佩玉带子。
    覆盖尸体的衣衾。

    笔画数:18;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43135333445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778|1856.5
    [ 康熙字典 ]:页941第14

  • 详细解释


    suì
    【名】
    古代贯穿佩玉的带子〖ribbon〗
    绶,绶也。——《尔雅·释器》。郭璞注:“即佩玉之组,所以连系瑞玉者。”
    又泛指一般的丝绸带子
    灯烛光中的杨柳,白得与银丝的繸相同。——朱湘《草莽集》
    覆盖尸体的衣衾〖coveringforacorpse〗
    皇帝伤总繸之掩彩,悼副炜之灭华。——南朝宋·谢庄《皇太子妃哀策文》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糹遂(sisui)
    [ 笔顺编号 ]:554444431353334454
    [ 笔顺读写 ]:折折捺捺捺捺捺撇横撇折撇撇撇捺捺折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uì]

    [《集韻》徐醉切,去至,邪。]

    (1)古代贯串佩玉的带子。

    (2)指用丝线扎成的穗状饰物。

    (3)覆盖尸体的衣衾。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繸;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941第14(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去声四寘
    [ 粤 语 ]:seoi5seoi6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繸)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