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shù]

[shù]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2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6画 总笔画: 13画

康熙字典笔画: ( 裋:13; )

  • 五笔编码:PUGU
  • 仓颉编码:LMRT
  • 四角号码:31218
  • UniCode:U+88CB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shù
    粗布衣服:“大寒者利裋褐。”

    笔画数:12;
    部首:衤;
    笔顺编号:452341251431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7册,第28部,衣部,101
    [ 故训彙纂 ]:2065|2143.5
    [ 说文解字 ]:编号5328,第08卷上,衣部第101字
    [ 康熙字典 ]:页1116第36

  • 详细解释


    shù
    【名】
    古时童仆所穿的粗布衣服〖cottonclothesofaboyservant〗
    裋,竖使布长襦。——《说文》
    襜裋,其短者谓之裋褕《方言四》
    夫寒者利裋褐。——《史记·秦始皇本纪》
    朕衣则裋褐。——《列子·力命》
    也泛指粗布衣服
    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裋褐(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裋褐(古代仆役所穿的短衣)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衤豆(yidou)
    [ 笔顺编号 ]:452341251431
    [ 笔顺读写 ]:捺折竖撇捺横竖折横捺撇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hù]

    [《廣韻》臣庾切,上麌,禪。]

    粗布衣服。参见“裋褐”。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下】【衣字部】 裋;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116第36(点击查看原图)
    【集韻】上主切,音豎。【廣韻】敝衣襦也。【玉篇】豎所衣布長襦也。【揚子·方言】襜褕,自關而西其短者謂之裋褕。【史記·秦本紀】寒者利裋褐。【前漢·貢禹傳】妻子糠豆不贍,裋褐不完。 又【集韻】殊遇切,音樹。覩緩切,音短。義
  • 音韵参考

    [ 广 韵 ]:臣庾切,上9麌,shù,遇合三上虞常
    [ 平水韵 ]:上声十四旱·去声七遇
    [ 粤 语 ]:syu6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八】【衣部】 编号:5328
      裋,[常句切 ],豎使布長襦。从衣豆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