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shè]

[shè]

部首:部首笔画: 9画总笔画: 18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韘:18; )

  • 五笔编码:NHKS
  • 仓颉编码:DQPTD
  • 四角号码:44594
  • UniCode:U+97D8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shè
    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xiè
    古通“渫”,疏浚。

    笔画数:18;
    部首:韋;
    笔顺编号:52125115212215123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5册,第51部,韋部,7
    [ 故训彙纂 ]:2486|2564.5
    [ 说文解字 ]:编号3371,第05卷下,韋部第7字
    [ 康熙字典 ]:页1394第33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韘)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韋枼(weiye)
    [ 笔顺编号 ]:521251152122151234
    [ 笔顺读写 ]:折竖横竖折横横折竖横竖竖横折横竖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hè]

    [《廣韻》書涉切,入葉,書。]

    [《廣韻》蘇協切,入帖,心。]

    亦作“弽1”。

    (1)古代射箭用具。象骨或晶玉制成,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也称玦、决,俗称扳指。

    (2)见“韘”。

    (3)通“渫”。疏通;疏浚。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韋字部】 韘;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394第33(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盍部审三母,sjiap
    [ 广 韵 ]:書涉切,入29葉,she,咸開三入鹽A書
    [ 平水韵 ]:入声十六叶
    [ 粤 语 ]:sip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五】【韋部】 编号:3371
      韘,[失涉切 ],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从韋枼聲。《詩》曰:“童子佩韘。”

     韘或从弓。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