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shā] [shān]

[shā] [shān]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7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杉:7; )

  • 五笔编码:SET
  • 仓颉编码:DHHH
  • 四角号码:42922
  • UniCode:U+6749
  • 规范汉字编码:0685
  • 基本解释


    shān
    常绿乔木,树干很高很直。木材白色,质轻,有香味,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用。


    shā
    义同(一):杉木。杉篙。

    笔画数:7;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333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是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074|1152.2
    [ 康熙字典 ]:页511第04
    [ 汉语字典 ]:卷2页1161第02
    [   辞 海   ]:卷6页7020第1

  • 详细解释


    shā
    【名】
    义同“杉”(shān),用于“杉篙”“杉木”
    另见shān

    杉篙
    shāgāo
    〖firpole〗杉树等去掉枝的树干,细长,用来搭架子或撑船


    shān
    【名】
    亦称“沙木”,“杉木”,“杉树”〖Chinafir〗。杉科,常绿乔木。冠塔状,叶长披针形,果实球形。高可达三十米以上。木色白或淡黄,木纹平直,结构细致,易加工,能耐朽,受白蚁的危害较少。供建筑、桥梁、造纸、造船等用。如:水杉;红杉;紫杉
    另见shā(口语)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木彡(mushan)  [ 汉字部件构造 ]:木彡
    [ 笔顺编号 ]:1234333
    [ 笔顺读写 ]:横竖撇捺撇撇撇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hān]

    [《廣韻》所咸切,平咸,生。]

    常绿乔木,高可达三十米以上。树冠的形状像塔,叶线状披针形。果子球形。木材白色或淡黄,质轻,耐朽,供建筑和制器具用。

    [②][shā]

    见“杉2木”、“杉2篙”。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杉; 康熙笔画:7; 页码:页511第04(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所銜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師銜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所咸切,下平26咸,shān,咸開二平咸生
    [ 平水韵 ]:下平十五咸
    [ 唐 音 ]:shræm
    [ 国 语 ]:shān,shā
    [ 粤 语 ]:caam3saam1
    [ 闽南语 ]:sam1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杉)


  • 字源演变
    甲骨文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