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bó]

[bó]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8画 总笔画: 18画

  • 五笔编码:QGEF
  • 仓颉编码:XCIBI
  • 四角号码:83742
  • UniCode:U+9548
  • 规范汉字编码:7938
  • 基本解释


    (鎛)

    古代钟一类的乐器。
    古代锄类农具。

    笔画数:15;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125112412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382|2460.3
    [ 康熙字典 ]:页1328第06

  • 详细解释




    【名】
    古代乐器,大钟〖anancientmusicalinstrument〗
    镈师。——《周礼》。郑玄注:“镈,如钟而大。”
    古代锄一类的农具〖afarmtoolusedtohoeupweeds〗
    庤乃钱镈。——《诗·周颂》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钅尃(jinfu)  [ 汉字部件构造 ]:钅甫寸
    [ 笔顺编号 ]:311151251124124
    [ 笔顺读写 ]:撇横横横折横竖折横横竖捺横竖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bó]

    [《廣韻》補各切,入鐸,幫。]

    “镈1”的繁体字。

    (1)古代除草的一种短柄锄。一说,阔口锄。

    (2)古代乐器。青铜制,形似钟,盛行于东周时代。

    (3)通“敷”。以金粉涂饰器物。

  • 康熙字典解释

    【康熙字典】中没有查到汉字(镈)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入声十药
    [ 粤 语 ]:bok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四】【金部】 编号:9340
      鎛,[補各切 ],鎛鱗也。鐘上橫木上金華也。一曰田器。从金尃聲。《詩》曰:“庤乃錢鎛。”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