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mí] [mǐ]

[mí] [mǐ]

部首:部首笔画: 8画总笔画: 1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靡:19; )

  • 五笔编码:YSSD
  • 仓颉编码:IDLMY
  • 四角号码:00211
  • UniCode:U+9761
  • 规范汉字编码:3466
  • 基本解释



    浪费,奢侈:靡荡。靡费。侈靡。
    分散:靡散(消灭)。
    古同“糜”,糜烂。

    笔画数:19;
    部首:非;
    笔顺编号:413123412342111211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21部,非部,3
    [ 故训彙纂 ]:2470|2548.4
    [ 说文解字 ]:编号7656,第11卷下,非部第3字
    [ 康熙字典 ]:页1383第02

  • 详细解释



    【名】
    通“湄”。水边,河岸〖bankofwaters〗
    明月珠子,玓瓅江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动】
    浪费〖waste〗
    而百姓靡于外。——《战国策·秦策》
    国家靡敝。——《礼记·少仪》。疏:“谓财物糜散凋敝。”
    不随俗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靡之者。——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奢靡;靡货(奢侈品);靡靡(华丽而堂皇);靡丽(奢华,美盛)
    消失〖dieout〗
    喧杂杂鸟声多,静悄悄人事靡。——《西游记》
    又如:靡散(消灭);靡碎(散碎)
    通“糜”。烂〖rot;fester〗
    子胥靡。——《庄子·胠箧》
    通“摩”。切磋,研究〖comparenotes;research〗
    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荀子·性恶》
    摩擦,接触〖rub;scrape〗
    喜则交颈相靡。——《庄子·马蹄》
    另见mǐ

    靡费
    mífèi
    〖waste〗奢侈浪费;过度地消耗费用
    除多支靡费外,也似无甚裨益。——清·伊湛纳希《一层楼》



    【动】
    (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
    同本义〖no;not〗。
    靡,无也。——《尔雅》
    靡室靡家。——《诗·小雅·采薇》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靡不有初。——《战国策·秦策》
    靡计不施。——《聊斋志异·促织》
    靡不毕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靡有孑遗(没有遗漏,一点儿不剩)
    散乱;顺风倒下〖disperse;blownawaybythewind〗
    望其旗靡。——《左传·庄公十年》
    左右皆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军皆披靡、分散之貌。——《史记》
    利夫秋豪害靡国家。——《荀子·大略》。注:“披靡也。”
    虫尽靡。——《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风靡;委靡;披靡,靡拉(毁损破坏);靡披(草木随风所至,无不倒伏);靡徙(失正,抑退的样子);靡敝(衰败,败坏);靡然(随风披靡的样子)
    蔓延〖spread〗。如:靡迤(绵延不绝的样子)



    【形】
    细腻;细密〖meticulous〗
    靡颜腻理。——《楚辞·招魂》
    又如:靡密(细密,细致):靡曼(肌理柔腻细致);靡颜腻理(形容美人容颜姣妍,肌肤细腻)
    华丽,美好〖tender;fine〗
    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庄子·天下》
    又如:靡曼(柔弱,柔美,华丽)
    缓〖slow〗
    行迈靡靡。——《诗·王风·黍离》
    又如:靡迤(小步而行);靡靡(迟缓的样子;柔和的乐音)
    另见mí

    靡及
    mǐjí
    〖notachieve(attain,hit,reach)〗达不到
    号呼靡及。——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靡靡之乐
    mǐmǐzhīyuè
    〖lewdmusicorsong;beguilingtunes;soft,effiminatemusic〗古指亡国的声乐。现指淫靡而不健康向上的庸俗音乐。亦作“靡靡之音”
    靡衣玉食
    mǐyī-yùshí
    〖extravagantclothingsandluxuriousfood〗美衣美食。形容生活奢侈浪费
    靡衣玉食,以馆於上者,何可胜数。——苏轼《论养士》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麻非(mafei)  [ 汉字部件构造 ]:麻非
    [ 笔顺编号 ]:4131234123421112111
    [ 笔顺读写 ]:捺横撇横竖撇捺横竖撇捺竖横横横竖横横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mǐ]

    [《廣韻》文彼切,上紙,明。]

    (1)披靡,倒下。

    (2)指后退,倒退。

    (3)亲顺;顺服。

    (4)衰弱,不振。

    (5)华丽,精美。

    (6)细致;细密。

    (7)非,错误。

    (8)开始,发端。

    (9)冲荡,漂荡。

    (10)无,没有。

    (11)副词。不;没。表示否定。

    (12)通“磨”。

    (13)通“摩”。摩擦;接触。

    (14)通“摩”。研磨;切磋。

    (15)引申为潜移默化,沾染。

    (16)通“湄”。水边。

    (17)通“爲”。行为,作为。

    (18)古邑名。《逸周书·世俘》:“侯來命伐靡,集于陳。”孔晁注:“靡、陳、紂二邑也。”一说,为商世侯伯之国。见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己》。

    [②][mí]

    [《集韻》忙皮切,平支,明。]

    (1)共,共有。

    (2)散,分散。

    (3)损坏。

    (4)毀灭;消灭。

    (5)耗费,浪费。

    (6)糜烂,腐烂。

    (7)指凤死。

    [③][má]

    [《集韻》謨加切,平麻,明。]

    古地名用字。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非字部】 靡;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383第02(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歌部明母,miai
    [ 广 韵 ]:文彼切,上4紙,mǐ,止開三上支B明
    [ 平水韵 ]:上声四纸
    [ 粤 语 ]:mei5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一】【非部】 编号:7656
      靡,[文彼切 ],披靡也。从非麻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