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luò]

[luò]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洛:10; )

  • 五笔编码:ITKG
  • 仓颉编码:EHER
  • 四角号码:37164
  • UniCode:U+6D1B
  • 规范汉字编码:1676
  • 基本解释


    luò
    〔洛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
    〔洛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
    雒”。

    笔画数:9;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5425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是
    姓名学:姓,多用男性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1部,水部,34
    [ 故训彙纂 ]:1255|1333.7
    [ 说文解字 ]:编号6979,第11卷上,水部第34字
    [ 康熙字典 ]:页620第15
    [ 汉语字典 ]:卷3页1614第04
    [   辞 海   ]:卷7页8710第2

  • 详细解释


    luò
    【名】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同本义〖LuoRiver〗
    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说文》
    北洛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东南流经志丹、洛川、蒲城等县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雒南县华山东麓。本作“雒”。如:洛神(洛水女神洛嫔);洛浦(洛水之滨。传说这里是洛神出没处)
    洛阳的简称〖Luoyang〗

    洛阳
    Luòyáng
    〖Luoyang〗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洛阳纸贵
    luòyáng-zhǐguì
    〖overwhelmingpopularityofanewbook(causingshortageofprintingpaper);sensationalsaleofnewbookcausespapershortage〗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源于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后,豪贵人家竞相抄写,抄写的人很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人话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清·李汝珍《镜花缘》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氵各(shuige)  [ 汉字部件构造 ]:氵夂口
    [ 笔顺编号 ]:441354251
    [ 笔顺读写 ]:捺捺横撇折捺竖折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luò]

    [《廣韻》盧各切,入鐸,來。]

    “洜1”的今字。

    (1)指洛水。

    (2)周都邑名。战国秦襄王时改称洛阳县。后亦作洛阳的简称。

    (3)春秋时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赤狄的一部分。

    (4)竭,干涸。参见“洛澤”。

    (5)《洛书》的省称。

    (6)通“露”。露水。

    (7)通“賂”。赠送。

    (8)见“洛洛”。

    (9)通“絡”。连络。参见“洛誦”。

    (10)通“落”。参见“洛薄”。

    (11)姓。明有洛忠。见《明史·贵州土司传·平越》。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洛;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620第15(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盧各切,入19鐸,luò,宕開一入唐來
    [ 平水韵 ]:入声十药
    [ 唐 音 ]:*lɑk
    [ 国 语 ]:luò
    [ 粤 语 ]:lok3lok6
    [ 闽南语 ]:lok8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一】【水部】 编号:6979
      洛,[盧各切 ],水。出左馮翊歸德北夷界中,東南入渭。从水各聲。


  •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