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lú]

[lú]

部首: 广 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1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廬:19; )

  • 五笔编码:YHAL
  • 仓颉编码:IYPT
  • 四角号码:00212
  • UniCode:U+5EEC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见“庐”。

    笔画数:19;
    部首:广;
    笔顺编号:413215315251212522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8册,第30部,广部,5
    [ 故训彙纂 ]:713|0791.4
    [ 说文解字 ]:编号5894,第09卷下,广部第5字
    [ 康熙字典 ]:页352第05
    [ 汉语字典 ]:卷2页0907第19
    [   辞 海   ]:卷4页9540第1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廬)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广盧(guanglu)
    [ 笔顺编号 ]:4132153152512125221
    [ 笔顺读写 ]:捺横撇竖横折撇横折竖折横竖横竖折竖竖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lú]

    [《廣韻》力居切,平魚,來。]

    “庐1”的繁体字。

    (1)古代指平民一家在郊野所占的房地。引申为指季节性临时寄居或休憩所用的简易房舍。

    (2)泛指简陋居室。

    (3)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4)指居庐守丧。

    (5)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6)寄居;旅宿。

    (7)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8)居住。

    (9)青庐。古代举行婚礼时用的青布棚。

    (10)姓。

    [②][lǘ]

    [《廣韻》力居切,平魚,來。]

    “庐2”的繁体字。

    古邑名。一作“盧”。在今湖北襄阳西南。本春秋庐戎国,被楚灭后为楚邑。

    [③][lú]

    [《集韻》龍都切,平模,來。]

    通“籚1”。“庐3”的繁体字。

    矛、戟的柄。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下】【广字部】 廬;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352第05(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鱼部来母,la
    [ 广 韵 ]:力居切,上平9魚,lǘ,遇開三平魚來
    [ 唐 音 ]:*liu
    [ 国 语 ]:lú
    [ 粤 语 ]:lou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九】【广部】 编号:5894
      廬,[力居切 ],寄也。秋冬去,春夏居。从广盧聲。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