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华夏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 《金人铭》

    《汉书。艺文志》有《黄帝铭》六篇,今已亡。《金文铭》据学者考证,即为《黄帝铭》六篇之一(王应鳞《〈汉书。艺文志〉考》)。《金文铭》载刘向《说苑。敬慎篇》:“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左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名其背曰”云云,《孔子家语。观周》所载与此大致相同,很可能就抄自《说苑》。刘向在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以光禄大夫...

  • 《厚黑学》

    被社会视为一部愤世嫉俗之作。一部剖析旧时政治上阴谋及官场的惯用手腕的力作。作者李宗吾,自流井人,自称是与儒教孔子、佛教释迦牟尼、道教老子并列的“厚黑教主”。1912年,《厚黑学》以连载形式在《公论日报》发表,后出单行本。之后又陆续发表用四书句法撰就的《厚黑学》、仿宋儒语言体的《厚黑传习录》。抗战时期,在成都...

  • 《近溪子明道录》

    八卷。明罗汝芳撰。此书前有昆明郭斗序,序中称“汝芳以家居富美堂及云南五华书院所集讲义二卷,合而刻之,一题曰《五华会语》,一题曰《双玉会语》。其门人杜应奎又附以所记罗汝芳《论学编》为三卷,题曰《近溪先生会语》。”《四库》馆臣所用江苏巡抚采进本题为《近溪子明道录》,八卷。又每卷只题会语,不标其地,卷端题门人乐安詹事讲校...

  • 《渔樵问对》

    理学著作。北宋邵雍著。1卷。其书设为问答,以发明义理。所言虽大抵习见之谈,然亦不乏精彩之处。朱熹认为:“其间尽有好处,非康节不能著也”(《朱子语类》卷一一五)。对天地构架成因有独到见解,非止于阴阳消长的推论。明杨慎《铅丹总录》尝摘驳其中几条,恐未必尽是。...

  • 《大同书》

    康有为撰。1885年(光绪十一年)康有为写成《人类公理》;是年至1892年间写成《实理公法全书》。在此基础上于1901年至1902年旅居印度期间,基本完成《大同书》。此后仍不时修改。共分十部,1913年在《不忍》杂志刊载甲、乙两部内容。1935年全书由中华书局出版。运用 进化论观点,根据今文经学变易思想,称封建社会为“据乱世”,资本主义...

  • 《云麓漫钞》

    南宋赵彦卫作。初名《拥炉闲话》,十卷。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知新安郡时重刻,增补5卷。始题今名。南宋赵彦卫撰。书中多考证上古、秦汉名物,然亦有关于唐宋典章制度及其他杂事的记载。所记东京(开封)至女真御寨(黑龙江阿城)行程及吕大防《长安图》梗概,皆足资参考。其中记宋朝迎送金使所费,岳飞、韩世忠所部士兵作战勇敢等...

  • 《道德真经直解》

    四卷。南宋邵若愚(生卒年不详)撰。邵若愚,号本来子,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人,撰有《道德真经直解》。此书约撰成于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前人研究《道德经》者,或分《老子》为上下二篇八十一章,或为四卷八十一章。邵若愚不赞成道德分体,认为道德混说无上篇下篇;并说将《老子》分八十一章,是不审正文前后本义;又斥创立篇名是狭...

  • 《经学理窟》

    北宋思想家张载所撰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由门人纂集而成。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谓一卷,清嘉靖本作五卷,凡十二篇。对儒家所提倡的思想、制度、礼俗均有阐释。《周礼篇》针对宋代社会之弊,提出关于实行“井田” 、“封建” 、“均平” 等主张,以求解决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等不合理现象。提倡井田制,认为“井田卒归于封建乃定...

  • 《折狱龟鉴》

    又名《决狱龟鉴》。中国古代有关刑事检验的案例汇编。郑克著。约南宋初年开始印行,后多次刊行,明、清分别被收入《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郑克,字克明,曾任北宋建康府上元县尉,南宋湖南提刑司干官,熟知历代史传和当时狱政。本书是以五代和凝、和父子所著《疑狱集》为基础,收集旧文,加以增补而成,共20卷,276条,共收案例故...

  • 《道德真经注》

    四卷。初唐李荣(生卒年不详)撰。李荣,初唐元天观道士,号任真子,为高宗、武后间人。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仅存一至三十六章。旧题称: “元天观道士李荣注”。书分《道经》、《德经》二经。《道经》末章与《德经》原缺,后在敦煌卷子中发现此书下卷。因书前奏表称道士臣荣,所以都误认为李荣是息斋道人,进而认为此书为息斋道...

  • 《道德真经注》

    二卷。元林志坚撰。此书原题:“玄门开真弘毅大真人广陵仁斋林志坚注”。其书前有注序称此书撰于元至正甲午年 (1354)。历代注释 《道德经》者,或依汉河上公本,或依魏王弼注本,此书篇章次第及章名,均依河上公本。此书先辑部分经文作为经序。其经序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道之尊,德之贵;第二部分:天之道,利而不害;第三部分:圣人之...

  • 《十二缘生祥瑞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以十二月一日,各从一有支算起,断种种吉凶事,后说十二生肖。...

  • 《州县提纲》

    四卷。宋陈襄(1016—1080)撰。陈襄,字述古,号古灵。福州候官(今福建福州)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调浦城主簿。历知常州、杭州。以枢密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有《古灵集》传于世。本书主要论述治理州县的方法,尤其在防奸杜弊方面颇有见地。如第一卷首先论述为官应正己、省身等数十事,实为任官之根本。一...

  • 《胡子衡齐》

    明胡直撰。门人郭子章、邹元标校,曾 凤仪、王继明于万历十一年初刻。凡八卷。卷一为《言 末》、《理问》,卷二为《六锢》,卷三为《博辨》、《明中》,卷 四为《徵孔》,卷五、六为《谈言》,卷七为《续问》,卷八为 《申言》。共九篇,篇有上下。此书为其与门人讲学之语汇编。其旨在疏通王守仁之学,但与王守仁亦有差别,特别是对王...

  • 《十方千五百佛名经》

    又名《贤劫十方千五百佛名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译者不详。原著上、下两卷,或合为一卷。北图有闰75等十号,英、法、俄、日等亦有收藏,共约十八号。有的卷子佛名前无“南无”字样。上述诸卷除北闰75首尾完具外,大多有残损,但有些可相互缀合,尚可缀成全经。此经谓现在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等十方各有一百五十佛,十方共计一千五百佛。叙...

  • 《昼帘绪论》

    官箴。南宋胡太初撰。1卷。是书论次县令居官之道,分尽己、临民、事上、寮寀、御吏、听讼、治狱、催科、理财、差役、赈恤、行刑、期限、势利、远嫌等15篇。大旨以洁己清心、爱民勤政为急务,所论皆平近贴切,胪列事例多涉宋代典章,可资证史。作者在《治狱篇》中全面阐述了其治狱思想、原则以及建立健全封建狱政制度的具体主张...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弗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

  • 《朱文公政训》

    南宋官箴。朱熹撰。1卷。汇集朱熹与弟子议论时政及为官法规的言论。理学宗师朱熹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论述为官之道,多有发展和创见,体现了爱民恤民的主张,为研究其政治思想提供了资料。此书由明代彭韶辑出。通行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即据以排印。...

  • 《顺权方便经》

    梵名Stri^vivarta-vya^karan!a-su^tra 。凡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顺权方便品经、转女身菩萨经、转女菩萨所问授决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经名‘顺权方便’,意为随顺众生之意乐,而发导道意。本经重点在于释尊之弟子须菩提与一大乘女菩萨间之对答,内容系阐明大乘之微妙法。全经承受维摩经之思想甚为浓厚。本经之异译有昙摩耶...

  • 《说妙法决定业障经》

    具名说妙法决定业障经,一卷,唐智严译。称赞大乘功德经之异译。...

  • 《乐庵语录》

    先生曰宣和庚子嵗某以舎选贡京师入辟雝肄业率性斋同舎生赵孝孙仲修者洛人伊川先生髙弟赵顔子之子也于某有十年之长辛丑春同试南宫仲修中优选而某被黜落仲修勉之曰公盛年一跌庸何伤姑归读书可也且曰公曽读论语否某意颇不怿即应之曰三尺之童皆读此何必某仲修笑曰公既知读此果曽从头理防否且道学而时习之一句以何者为学某未知所...

  • 《道德真经注疏》

    原题顾欢撰,实误。蒙文通考证疑本书是唐开元间陈廷玉《老子疏》。但其中两引“陈曰”,均见宋陈象古《道德真经解》,或后人掺入,或本书为宋人所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引《老子》注释22家,即河上公、严遵、何晏、郭象、孙登、罗什、卢裕、顾欢、松灵仙、裴处恩、杜弼、《节解》、张凭、刘进喜、蔡子晃、成玄英、车...

  • 《道德经异同字》

    道经异同字。唐无名氏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 《说无垢称经》

    六卷,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与《维摩诘所说经》同...

  • 《潜书》

    清初唐甄著。为议论时势,褒贬世事,究理明性的论文集。分上下2篇,凡97目。初名《衡书》:“志在权衡天下”(王闻远:《西蜀唐亭先生行略》)。后困蹇不遇,政治抱负无法伸展,遂更名《潜书》。康熙18年,唐甄怀《衡书》拜见宁都魏禧,受魏氏赏识并于刊刻,始行于世。初刻时仅13篇,署名唐大陶。后逐渐增至97篇,更名《潜书》,改署唐甄。...

版权所有©趣古籍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8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