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财神灵签 第六十五签【上上。庚戊】
衷言方得信先容 更入新春人事后 渐觉门庭喜气浓 朔风凛凛正穷冬
圣 意:财多得。名高中。可问婚。亦宜讼。病即安。行人动。祸变消。福力重。
东坡解:数极于冬。穷久则通。交季冬月。喜气重重。
新春一至。和气愈充。好遇贵客。百事皆同。
碧仙注:失意反成得意归。入门一卦见仙机。当时险难皆平静。百事和谐没是非。
解 曰:此签数极于穷冬。遇变而通。贵人提拔。百事亨通。
病者安。讼宜和。财有望。婚可求。名利高。行人来。
凡事死中求生也。
释 义:言气数之穷。有变亨之兆。时值冬月。虽多喜事。不若新春。
人事之后。方始遂意。谓加以人为之周旋也。
衷言者。贵人之言也。
信先容者。凡事至春。凶变为吉。好事重重。
占 验:一生科举。占此。临试给冬字号签。至春发案不取。
所谓穷冬者。此也。后遗才收录。此又更入之。应窥则通之意。
故 事
(一)蒙正木兰和诗
宋。吕蒙正。字圣初。河南人。微时尝在僧家别院。
木兰寺内和诗。其品迥异庸流。
迨太宗时。果举进士第一。后三居相位。引荐人材。
使上下各称其职。称贤相焉。
(二)马周献策(唐太宗三请马周)
历史上有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汉室的故事,留下流传千秋的纳贤佳话。其实,盛世明君唐太宗也有一段三请马周的故事。太宗不仅在草创基业、马上定天下时注重求贤,而且在登基称帝后,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辅国政。他“三请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显示出他思贤若渴的明君本色。
贞观三年,天下大旱,严重的灾情已危及国计民生。唐太宗忧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并极为虔诚的谴责自己。太宗求天不应,便召集群臣商量对策。他宣布,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并提出几条具体的意见。这可难坏了武将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马周的落魄朋友,漫游到长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为难之事,马周不加思索,伏在案上,洋洋洒洒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条建议,文辞非常优美。
次日早朝,常何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奏疏呈现给太宗。太宗一看,这些建议有根有据,切中时弊,确属可行,但武夫常何决非有这神来之笔,便问他是何人所写。常何告诉太宗为马周所写。太宗又问马周是何样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绍说:“马周是清河荏平(今山东荏平)人,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尤其精通先秦诸子的典籍。
由於自负才学出众,清高而孤傲,郁郁不得志。他在博州一所学校教书,常受地方官的训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离家远游。他穷困潦倒,经常受人欺凌,历尽艰辛来到长安,住在臣家,乃当今一大奇士也。”
太宗听完介绍,立即预感到这是一位隐於“侧陋”的杰出人才。传诏奖赏给常何绢三百匹,表彰他推荐贤才之功,并派常何回家,请马周入官见驾。等了约半个时辰,不见马周前来。太宗求贤心切,亲自派官员驾宫中的四马彩车去请马周。又过了半个时辰,太宗到殿外张望,还不见马周入宫。他又派了一辆四马彩车前去催请。这就是风传一时的太宗礼贤下士、三请马周的佳话。
太宗见到马周,广泛问及尧舜的德治天下、孔孟儒学的思想精华、周隋的盛衰兴亡以及当今的时弊和治国要略,马周对答如流,见解精辟。太宗对马周的才华和忠诚极为赞赏,不久拜为监察御史。
马周为官后理政谦虚、谨慎,不拘旧俗,锐意创新,对於贞观一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表彰马周勤劳国事,唐太宗亲自题写了“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十六个草书大字赐与马周,使马周大享殊荣。
贞观二十二年,马周病危,太宗亲自为他调药,命御医日夜护理。马周去世时,年仅四十八岁,令太宗哀悼不已。
从唐太宗对待马周一事可以看出,太宗求贤的虔诚、礼贤的恭敬、用贤的如一、思贤的深情。所以天下贤才聚集朝廷,君臣共创大唐盛世之伟业。
广天宫提醒您
本签明说就是“人事”签,以第三句为凭,这人事无法就是找人、找工作这两回事,时机点则在新春。
至於人事怎们办呢?答案就在第四句,在此提出两种解法可以参考(但是不只这两种)。
第一种:“衷言方得信先容”意即心里的想法可以在开春后告诉第一个碰到的对象。
第二种:“衷言方得信先容”意即可以录取礼仪业的工作,要好好将心意传达给先人。